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(wǎng) , 一個優(yōu)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(wǎng)站!
我有個20歲的女兒,讀大學二年級。一個月前,她和同學去逛服裝街,看到一種新款式的上衣,決定買一件。同學們有的說買黃色的,有的說買白色的,她最后買了黃的。可到家后,她又覺得白色好,回市場上去換,白的已經(jīng)賣完了。她懊喪不已,無心上課,且懶于梳妝。打這起她就添了個吃后悔藥的毛病。前一陣聽說學校有個青年男老師喜歡她,他們跳過舞,事后她又很后悔,說她不喜歡他。現(xiàn)在干什么事都要問我們,還讓我和她爸肯定地說:沒錯才行。不知中了什么邪?
輔導
你女兒患的是一種反應性強迫癥。所謂反應性即由于某一生活事件(不管事件的嚴重程度如何,關鍵是當事人的承受能力)使某個人產(chǎn)生了強烈的精神不安,以致引起一系列的失衡的反應。有的人反應可能是恐怖,有的可能是焦慮,有的是抑郁,而強迫現(xiàn)象是常見的。一般來說,問題的性質(zhì)越重,反應越厲害。你女兒因一些小事引起這樣強烈的反應,只有在這樣兩種條件下才能發(fā)生:一是當事人精神素質(zhì)太差,平時有明顯的神經(jīng)衰弱的特點;二是反應本身有更深層的含義,被當事人借題發(fā)揮了。就你女兒而言,問題的關鍵并不在衣服的顏色,而是在她與那位青年教師的關系上。對對方的情意想拒絕,但也覺得絕不是沒有考慮的價值,左右掂量,進退維谷,拿不出一個準主意來。于是,借買衣服為題把沖突暴露出來。即使買到了那件白色衣服,也不見得能平息她的不安。從病理學上看,這是移位現(xiàn)象(一種自我防衛(wèi)的機制),目前的強迫癥狀已經(jīng)大大泛化了。
建議她盡早去找當?shù)氐尼t(yī)生,通過服藥,去除焦慮不安,然后進行誘導性的疏導,讓她明白真正的矛盾所在。至于與那位老師交不交朋友,需要從各 1
快搜